自然资源学报杂志社
 
/ / /
 
 
期刊名称:自然资源学报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国内刊号:CN:11-1912/N
国际刊号:ISSN:1000-3037
出刊日期:月刊
期刊级别: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3-2024年度)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是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自然资源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自然资源研究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区域自然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综述和简要报道国内外自然资源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栏目有:理论探讨、资源利用与管理、资源安全、资源生态、资源评价、资源研究方法和综述等。
2002年以来《自然资源学报》8次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08和2011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2、2013、2014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06—2011、2013、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资助。
刊出的论文多次获奖。“中国西北地区生态需水研究(1)(2)”“雨水资源、土壤水资源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估方法&...查看详情
 
/ 稿 / /
 
《自然资源学报》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月刊),主要报道自然资源学科理论研究的
最新成果、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评价、自然资源研究中新技术与新方法的运用、区域自然资源的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成果,综述和简要报道国内外自然资源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理论探讨、资源利用与管理、资源安全、资源生态、资源评价、资源研究方法、专题论坛和综述等。欢迎国内外地理学者和专家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为确保论文能顺利送审、接收和发表,以下各条请作者务必逐条逐字通读,并切实做到。
1 稿件要求
投给《自然资源学报》的文章必须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发表过。
作者在写稿前应广泛查阅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引用的文献,以保证研究成果有较高的研究起点。文章选题富有意义,立论鲜明;方法手段新颖,运用得
当;文献掌握丰富,内容充实;观测、实验、统计数据等资料真实准确且有时效性;论述合理协调,逻辑性强;文字简明流畅,写作规范。
2 写作要求
文章: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结构简明;文字、图表要简练规范;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专业术语运用准确,前后保持一致。
文章题名:要紧扣主题,有足够的信息,避免大而空的题名,最好不用“…的研究”、“…的意义”等词,一般不超过 20 个字,有副题名时加破折号排在文题下。要有相应英文题名。
作者和作者单位:每篇文章只允许一个第一作者,不存在并列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的情况。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对论文工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员,应对文中的论
点和数据负责。署名单位必须是该项研究的实际完成单位。单位名要写全称,同时提供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并请提供联系人的 E-mail。
通讯作者:每篇文章只允许一个通讯作者,不存在多个通讯作者的情况,在读硕士生不可做通讯作者。应确保所有作者同意署名、同意作者排序。保证文章的科学性,未一稿多投。
中英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中文摘要以 250-300 字左右为宜,包括采集使用的数据、分析研究的方法、所得主要的结论等;英文摘要相当于一页(正 16 开)篇幅。
关键词: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应紧扣文章主题,使用规范的主题词(中英对照),一般为 3-7 个,包括研究区域、研究时段、研究方法、研究学科等。
基金资助项目:每篇文章基金项目不超过四个。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名称和编号。格式如“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
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专业术语应有定义,符号、简略语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使用非标准缩写词应定义说明。论文的 1、2、3 级标
题分别按 1,1.1,1.1.1 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同一段文字中的标题用数字加圆圈编号(①...)。
引言: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简要介绍相关研究背景。明确地给出本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此部分为标题一。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描述应简单清楚,引用相关文献。此部分为标题二。
结果分析:主要是说明研究结果,此部分为标题三。
结论与讨论:应简明扼要地展示研究结果或实验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进行文内标注和文后著录,即按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序号用方括号括起,置于文中提及的文献著者、引文或叙述文字末尾的右上角。
3 投稿相关事宜
投稿前请先阅读《投稿须知》(常刊登于期刊中,同时在本刊网页上公布)。为了缩短您稿件的发表时间,请仔细按照要求修改您的稿件。
投稿方式:本刊只接收在线方式投稿。
文件要求:全文篇幅(包括图、表、参考文献及中英文摘要等)一般不超过 15000 字,对于优秀的稿件篇幅可适当放宽。文稿用 Word 文件,稿件格式请参照本刊最新的刊文格式。
匿名投稿:为使审稿过程客观公正,在线投稿过程中文稿请勿包含姓名、单位、地址、邮编及作者简介、资助项目等个人信息,如果含有个人信息,会导致初审直接退稿的可能。
严禁一稿多投,一旦发现编辑部将直接退稿,情节严重者列入黑名单,并通报本学科其他期刊。
严禁抄袭:投稿之前务必自行检查文稿的文字复制比,确保文字复制比在 10%以下再投稿。初审前编辑部会再次查重,一旦发现文字复制比超过 10%,直接退稿。
4 有关说明
稿件的评审:《自然资源学报》采用双盲制和三审制审稿原则。审稿人与作者不在一个单位、不在同一课题;编辑部不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双方的信息;交叉学科稿件分送不同学
科的专家审稿。编辑部处理稿件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准则。来稿发表与否由主编最后审定。编辑部一般在 3 个月内回复稿件处理结果,若未收到本刊用稿修改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稿件的可读性:文章经过评审后,编辑会对文章进行推敲、润色,以使文字和图表更具有可读性,对于同行专家和非同行专家来说,都易于理解。同时让文章符合本刊的要求。
稿件录用之后:稿件排版后,本刊会以 Email 方式给作者发出校样及后续收取版面费等的通知,并要求在收到后 48 小时内将校样返回。如果作者通讯地址有变化,务请及时通知
编辑部,或直接在稿件系统中修改个人地址与邮件等相关信息。
文章的署名: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通讯作者应保证每一位作者在投稿前都读过这篇文章,并同意署名。请务必在投稿的时候完善所有作者信息,一经投稿,
不再接受作者、单位、基金项目署名的任何修改。
著作权:论文一经录用,论文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将转让予《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图、表、照片、公式、数据等)时,务请
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
费用说明:文稿通过初审后,需交纳 300 元审稿费,方可进入外审阶段。文章录用后需交纳版面费,收费标准为:黑白页 400 元/页,彩页 1000 元/页。请务必在文稿接收前确定
是否使用彩图,一旦进入排版阶段,一律不接受因版面费问题将彩图更改为黑白图的要求。
本刊论文全文的网络版由中国知网发布。稿费中含网络版稿酬,在论文刊登后一个月内寄出。
赠刊:文章出版后,通过邮局挂号形式给第一作者邮寄三本样刊,请务必及时到本单位收发室查收,以免丢失,遗失不补。
发票:每月 25 日左右开具电子发票,以短信形式发送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短信内容为“51 发票”,请注意查收,切勿当作诈骗短信删除,以免影响您的报销。
5 体例规范
计量单位和符号: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 “km2”、“hm2(公 顷)”、“t”等。各种专业术语皆按已颁布的国家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数理公式:公式单独起行居中并用双括号顺序编号(居右),长的公式注意转行规定,
所用符号清楚,切勿混淆。公式中的变量均为斜体, 但不变的常数如 e、π 等为正体。
文章插图:要求清晰美观,大小适宜,一般不超过 8 幅。凡涉及国界线的地图,请按地图出版社等最新出版的标准底图绘制,有权威部门审图证明的也可,涉及中国全境地图一定
要包括南海诸岛、钓鱼岛等。插图标题为中英文对照,位图下方居中。论文附图的柱状图、曲线图应提供 Excel 图文件,地图要提供 BMP、TIF、JPG 等格式文件。要求图中文字、线条清晰,图件转换时精度设置为 600 dpi。图中文字的字号一般为 5 号、小 5 号或 6 号。修稿插图文件最好另外附件上传,文件名用第一作者名加图的序号,如***图 1。图和表应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文中相应位置处。分成几部分的图形用小写(a)、(b)依次标记。
表格格式:一般用三线表格(必要时可加辅线)。在 Word 文档中选择“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古典 2”(在其“要应用的格式”中只选“边框、颜色、自动调整”三项)。表格标题为中英文对照,位表格上方居中,表头上方单位用小 5 号宋体,表内文字和表注用6 号宋体。表中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之间以“( )”分隔。
6 参考文献
在论文中注意引用近 2-3 年的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般以 15-20 篇为宜,中文文献后需要有相应的英文对照。正文中引用公开出版的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在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列于全文末。对文中注释或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可作为脚注处理,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引用文献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实,注明出处。文献作者一般只列前三名,中用“,”隔开;三人以上后加“,等”或“,et al.”。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 P. E. James,文献著录为 James P E。参考文献排列格式为:
(1) 期刊:作者. 文献题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连接符用“-”). [对应英文](下同)
(2) 专著:作者. 文献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连接符用“-”).
(3) 文集:作者. 文献题名. 见(In):编著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连接符用“-”).
(4) 报纸:作者. 文献题名.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5) 学位论文:作者. 文献题名. 保存地点: 授予单位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 写作年份.
(6) 电子文献:作者. 文献题名. 出处或网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每条文献中各项必须齐全,并要特别注意以下容易忽略的项目:论文的卷与期的信息、论文集编者姓名、论文集书名、 专著和论文集的出版城市及出版社以及起止页码等。
示例
期刊
[1] 郭欢欢, 李波, 侯鹰. 基于土地功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47(4): 424-427. [GUO H H, LI B, HOU Y. Compact research on the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1, 47(4): 424-427.]
[1] WANG D. Changes in medicinal crop production in the urban shadow of Beijing Metropolis under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 case study of Zhengzhang village, Hebei province, China. 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
2007, 80(12): 758-776.
专著
[1]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15-89. [LU D 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5:15-89.]
[1] SMIT J, RATTA A, NASR J. 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inable Cities.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1996.
论文集
[1] 迈克·赫费南. 地理学史. 见: 萨拉·霍洛韦, 斯蒂芬·赖斯, 吉尔·瓦伦丁. 当代地理学要义: 概念、
思维与方法. 黄润华, 孙颖, 刘清华, 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3-19. [HEFFERNAN M. Histories of
Geography. In: HOLLOWAY S L, RICE S P, VALENTINE G.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Translated by
HUANG R H, SUN Y, LIU Q H,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8: 3-19.]
会议论文集
[1] 舒旻, 谭民. 多国河流水电资源开发的越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分析: 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例. 见:武汉
大学法学院. 2008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 武汉: 武汉大学法学院, 2008: 508-518. [SHU M,
TAN M. Analysis on the institutions of trans-bounda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n hydropower
developments on the multi-states rivers: The case of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In: Law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The Proceedings of 2008 National PhD Candidates Academic Forum (International Law). Wuhan: Law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2008: 508-518.]
学位论文
[1] 孙俊. 语境主义编史方法论中的中国地理学史.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13. [SUN J. An investigation for
Chinese geography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contextualism historiography methodology. Kunming: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2013.]
[1] 潘晟.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 北京: 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8. [PAN S. Ideas, system
and interest in the geography of the Sung dynasties. Beijing: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2008.]
新闻报道
[1] 吴海涛. 清末地理教科书: 进步中难掩“舆地”痕迹. 中华读书报, 2012-12-19(14). [WU H T.
Geographical textbooks in late Qing Dynasty: Yidi trace in progress. China Reading Weekly, 2012-12-19(14).]
网络文献
[1] 世界货币基金会(IMF). 2011 世界 GDP 排名、人均 GDP 排名. http: //wenku.baidu.com/ view/
cd78d34133687e21af45a938.html, 2013-12-15.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GDP ranking, per capita GDP
ranking in the World in 2011. http://wenku.baidu.com/view/cd78d34133687e21af45a938.html, 2013-12-15.]
点击在线投稿
 
 
/ / /
 
/ / /
 
 
/ / /
 
 
 
 

(c)2008-2018 学术规划网

 

本站产品最终解释权归NDHX.NET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